焦虑症

焦虑是非常普遍的,感到焦虑并不代表软弱、情绪失控或性格有问题。就算严重的焦虑症亦可通过治疗而克服。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指人们面对恐惧和威胁性的情况,在精神和身体上产生的自然反应,感觉就如一些人看恐怖片、进入试场考试前的一刻,或置身于一个漆黑的陌生环境。焦虑的反应包括身体和情绪两方面。
身体上的症状:心跳急速、胸口不适、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感觉)、腹部绞痛及肚泻(就如肠胃易激症症状一样)、手震、头晕眼花、尿频、肌肉紧张,导致头部、肩膀痛或颈痛、四肢痲痺等。
情绪上的症状:容易发脾气、集中力减弱、过度担忧、失眠、坐立不安、无法放松、害怕失控,发狂、担心患上重病,甚至死去等。
 
 
 
 
是否患上了焦虑症?
如你无故经常出现以上反应,并影响工作、社交及家庭生活,你可能已患上了焦虑症。

不同类型的焦虑症

1) 惊恐症
主要症状:多次突然间感到害怕或不安,在大约10分钟内到达最严重的程度,共有最少4项其他症状。
身体上的症状:心跳加速、出汗、头晕、呼吸困难、胸口不适、作闷呕心、发冷发热、有麻木刺痛的感觉、觉得喉咙哽塞等。
情绪上的症状:害怕失控/黐线、害怕死亡、觉得周围的事物不真实、觉得魂不附体等。
其他:忧虑再次发作而逃避独自外出、情绪低落、自信心下降、担心发作的后遗症。

2) 强迫症
主要症状:患者有强烈的强迫思想及/或强迫行为,而患者明白这些思想或行为是不合理的。
强迫思想:出现持续而不合理的强迫思想、影像,(例如:手很肮脏、门窗未锁好) ,令患者十分忧虑。
强迫行为:强迫自己不断重复某些行为,(例如:洗手或查看门窗锁好了
没有) ,以减低强迫思想所带来的不安。

3) 经常焦虑症
主要症状:大部份时间对各方面的事情均有难以控制的忧虑。
身体上的症状:肌肉紧张、失眠、多手汗、心跳、容易疲倦等。
情绪上的症状:精神紧张、难以集中、易发脾气、终日不能静止等。

4) 惧旷症或称幽闭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等
主要症状:例如逃避面对局促或挤迫的环境,例如乘升降机、巴士或地铁等。
 
 
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
每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如果情况持续数周,便可能患上抑郁症。长期的情绪抑郁会令患者在工作或学业、家庭和人际关系上出现负面影响。

主要症状:感到情绪低落、对大部份事情失去兴趣或动力。
身体上的症状:食欲/体重明显改变、失眠/贪睡、疲倦、动作迟缓、日常活动明显减少等。
情绪上的症状:坐立不安、忧虑、精神难以集中、记性差、有自杀倾向或思想悲观、觉得自己没有用等。
 
 
 
 
 
 
 
 
 
 
郁躁症

什么是郁躁症?
常见到一些家庭暴力,都将施暴者形容为躁狂症病发,故而做出越轨行为。原来,据研究指出,一般躁狂症病患者极少会出现暴力倾向,市民大众只是误解。另外,躁狂症其实是双相情绪病一型,而郁躁症是双相情绪病亚型,即现时流行称之为双相情绪病(或称两极性情绪病)的其中一种。

双相情绪病的患者,会出现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故称之为“双相”或“两极性”。而近年双相情绪病亚型渐受注目,全因有研究指病发率可能达到百分之三,为一般躁狂抑郁症的病发率的三倍。

遗传与传导体异常致病
现时的医学研究均指出遗传与神经细胞内的传导体出现异常状态有关。
 
 
 
 
躁狂与抑郁间摇摆
双相情绪病的患者,或会交替地出现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当他们出现躁狂状态时,最显而易见的病征包括﹕情绪高亢、容易发怒、自信心澎涨、精力异常充沛、对性的渴求增加等。他们都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容易做出盲目投资的行为,甚至因此出现财问题,影响生活。而当他们出现抑郁状态时,则会有以下的病征﹕严重抑郁的心情或感觉、对事物失去兴趣、失眠、易累、感到自己没价值、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专注力下降、缺乏决断力,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等。

复发率高让人咋舌
根据研究显示,双相情绪病患者,终生复发率达百分之九十。治疗时需依足医生指示,康复后仍要继续保持心理健康,才可对抗双相情绪病的困扰。
 
 
老人痴呆症

什么是老人痴呆症?
老人痴呆症亦称作脑退化症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细胞退化疾病。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短期记忆的缺损。六十五岁或以上的老人中约有百份之四至八患痴呆症。年龄愈高,患病率愈高。

主要症状:记忆力衰退,甚至影响到工作的表现、不再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或工作、判断力变差、东西放错位置、脾气或行为产生改变及失去原动力及活力等。

精神行为的症状
日夜生活作息颠倒、遗失物件却怀疑被别人偷去、失去嗜好及个人活动的兴趣,不再参加过往喜爱的活动、不能认出朋友, 同事或家人、不能执行复杂的事务、制造麻烦的行为、不注重个人卫生、穿衣缓慢或穿不适当衣着及具攻击性等。

治疗方法
老人痴呆症是可以治疗的,患者应及早接受治疗。患者需接受乙醯胆碱酵素抑制剂作治疗。另外,家人亦应给予患者持续的支持与关顾及提供全面的日常生活照顾。
 
 
 
 
 
 
 
 
 
 
思觉失调

什么是思觉失调?
思觉失调的广义意思是包括抑郁症、郁躁症、短期精神症患、妄想症。严重的思觉失调会发展成精神分裂。所谓病向浅中医,实在有必要正视思觉失调这初期精神病。虽然思觉失调的病发率约为百分之一,不能说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疾病,但只要病人出现妄想或幻觉,都可广义地定义为患上思觉失调,故思觉失调的广泛性不容忽视。

思想逻辑或内容出现问题
思觉失调可以理解为『思想』和『感觉』出现不正常情况。所谓『思想』又可分为内容和模式。前者是指病人出现妄想,或有被迫害的感觉,甚至觉得给他人有计划地攻击等。而当他们出现妄想,他们都会觉得所有的事物、情况都是针对自己而发生。后者则主要表现于言语,病人无法将正常的逻辑以言语有系统地表达,往往出现语无伦次,甚至语言脱轨的情况,别人无法理解他们想表达的意思。
 
 
 
 
感觉出现毛病
除了思想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感觉亦会同时出现异常。感觉可以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五种,思觉失调病人往往会感知他人感知不到的感觉,并言之凿凿地声称感觉确实存在。例如他们说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话,但旁人听不到;又或者会嗅到、尝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味、味道等。种种感觉失调中,以幻听最为常见,出现幻听的病人,往往会自言自语。而这种出现幻觉的症状,在思觉失调、精神分裂、短期精神病性疾患、妄想症、躁狂抑郁症、抑郁症等,是完全无分别的。以免病情加深,正确诊断思觉失调是非常重要的。故此,如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思觉失调病征例如妄想或幻觉,最好找精神科专科医生求诊。

四种精神分裂类型
严重的思觉失调即精神分裂,大致可分为四种﹕“妄想型”、“紧张型”、“单纯型”、“混乱型”。“妄想型”病发时多为二十多岁至三十岁,他们会产生奇异而错误的信念。最严重是他们多不会受别人规劝,坚持己见。“紧张型”的病人,身体会出现运动性障碍,例如全身僵直,如同患上僵木症一样;或会四肢不受控制,手舞足蹈,更甚者会出现语言或行为模仿的情况。“单纯型”的患者多为较年轻,患者病发后性格会与之前大不相同,例如一个非常活跃的少年,会变得十分内向。单纯型的病人的情绪反应还会变得比正常人低落,变得不健谈,甚至出现做事缺乏动力的情况。“混乱型”的患者会表现出不合宜的情感,或做出混乱的行为,语言亦会无逻辑及无法解构。

心理治疗要家人配合
要诊断是否患上思觉失调,最主要是依靠临床诊断。亲友提供的资料亦相当有帮助。如不幸患上思觉失调,可以透过药物及心理治疗,让患者回复精神健康的状态。实际的治疗要视乎病人的病情,一般都是采用抗精神药物。心理治疗方面,现时流行以认知行为治疗来帮助患者调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受过特别专业训练的社工、护士、心理治疗师、家庭医生、精神科医生都可为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另外,思觉失调患者常会出现幻觉,并强调其为真实,所以容易与家人发生磨擦、争执。故此,思觉失调患者的家人可接受心理治疗教育,学习如何与患者相处,令患者可以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康复。

与人分享走出困局
一些辅助治疗如职业治疗,亦有助抒缓病情。职业治疗是借着给予患者一些特定的活动,例如让他们在庇护工场工作,防止他们陷入自我收藏的情绪困局,以及过分退缩,并加强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困局,重投社会。事实上,一些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生活压力、打击等,都可能引发思觉失调。故此,遇上情绪困扰该找友人倾诉,如有需要应及早求医。
 
 
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

什么是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
多数孩子偶然都会有顽皮的时候。他们有时会动过不停、吵吵闹闹,有时又可能会做白日梦,不能集中精神或完成手上的工作。但孩子如果经常有这些问题而导致学习、社交及家庭生活遇上障碍,他/她就可能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
成因:研究显示,孩子脑部的传递物质分泌不平衡,导致脑部负责专注力、自我抑制、组织计划等功能不能作出适当的调节。

主要症状
1) 专注力涣散

孩子在上课或游戏时集中力显得非常短暂或容易分心,而且组织力不佳,并经常忘记东西。
 
 
 
 
 
 
 
2) 活动量过多
孩子经常手脚动过不停,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有时甚至无故离开坐位,到处乱跑乱跳。

3) 行为冲动

特征为经常干扰或打断别人说话,缺乏耐性、做事不考虑后果,例如无法排队时等候,活动或游戏时不能和别人轮流参与等。
“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的症状需持续六个月以上;而且必须至少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发生,例如家中、学校或社区内。

发病率
在小学生当中,估计大约有3至10%的孩子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男生为女生的3至4倍。

应及早治疗
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的孩子会经常与兄弟姐妹或同学相处时出现困难。他们行为冲动,当面对一些外界刺激时可能会做出鲁莽或危险行为,引致他们容易受伤。如专注力不足,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继而影响其自尊心及情绪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的孩子若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引致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学业成绩差、打架、破坏学校或社会秩序等。所以患者应及早被诊断和接受药物治疗。研究指出患者接受一段时期的药物治疗后,在学业成绩、做功课时的专注力、组织能力、脾气、和同学、朋友和家人的关系都大有改善。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定能帮助患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的孩子正常发展。